通知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2012年度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 2012-03-12 13:38:09 来源: 作者:

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开创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新局面

刘 瑾

201222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请各科室会后将各项目标任务逐一分解细化,认真贯彻落实。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地环中心全面开创十二五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我们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及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厅中心工作,按照地环中心发展思路,以推进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快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2011年我中心承担公益性项目(含续作)15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1438万元,公用支出预算执行率100%,地质项目预算执行率63%。完成11个项目设计(工作方案)的编制与审查,优良率100%;完成9项地质项目成果的编制与初审。全面完成了设计的各类实物工作量。获得省厅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国土资源 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扎实推进技术业务工作,稳步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1.发挥优势,编制规划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按照省厅统一部署,我中心发挥技术与资料优势,组织编制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十二五规划》及《山西省废弃矿井防治十二五规划》。上述三个规划明确了地质环境管理与监测未来主体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我省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或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履行职能,开展监测

从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基本思想出发,进一步拓宽地质环境监测业务领域,探索构建集土地利用、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水土地质环境、生态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等监测为一体的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体系。

一是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继续开展了太原、大同、朔州、长治、临汾、运城等盆地平原区的国家级、省级地下水长期观测孔的水位、水质、水温监测工作。编制并出版了《20002010年太原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年鉴》。在太原市、大同市、忻州市安装可自动记录、自动传输地下水位与水温的监测仪器47套。

二是缓变型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山西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监测》项目,进一步完善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总体设计》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优秀级。按《总体设计》完成地裂缝监测水准变形测量150点次;大同市428机车厂地裂缝仪器站监测365日次;太原市、清徐县、平遥县地面沉降GPS测量27点;大同市、太原市、临汾市地面沉降监测水准测量940km。中国地质调查局11月对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野外工作及原始资料检查,检查结果为优秀。

三是抗旱打井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211日部抗旱找水打井视频会议后,我中心立即部署落实,在旱情大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选定了831个统测点,期间开展了地下水水位统测和动态编图工作,按时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了相关成果图件50余张,为山西省抗旱打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四是大同盆地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示范。该项目为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遴选确定的三个监测示范项目之一。《工作设计》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良好级。按《工作设计》全面完成了实物工作量,包括1∶5万多目标遥感调查监测7440km2,大同侏罗纪煤田开采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632km2,土壤化学性质常量养分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析、土壤矿物质全分析、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分析各190件,水化学全分析、污染物分析各200组。

3.提高精度,预警预报

2011年是我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精度和预警预报产品发布的时效性、广泛性,我们及时升级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更新了基础资料数据,开发了预警预报短信自动群发系统。61日至930日主汛期,共制作预警产品120多份,在山西卫视、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与山西省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三级以上预警信息22次。

4.夯实基础,调查评价

为了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我中心积极争取部、省资金支持,开展调查、评价、研究工作。

一是吕梁市典型黄土滑坡、崩塌及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这是在国内首次对黄土地区滑坡、崩塌、边坡稳定性及黄土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专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省厅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该《研究报告》是山西省地质灾害研究方面的一项高质量成果,对山西省黄土地质灾害调查、勘察、防治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二是兴县、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我省黄土高原区部署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工作设计》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优秀级。按《工作设计》完成了遥感解译调查6144km2(解译出滑坡、崩塌点937处),1∶5万地质灾害测量(正测)1400km21∶5万地质灾害测量(简测)3600km2。项目成果可为县、临县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资料支撑。

三是采矿造成村庄破坏及其它相关矿山地质灾害专项普查。该项工作经过县、乡、村填表调查,技术人员重点调查复核,海量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得出初步普查结论:全省因采矿造成村庄破坏涉及11个市、86个县(市、区)、415个乡镇,因采矿造成破坏的行政村2868个,影响村民人口98.87万人,占用破坏各类土地17.07万公顷,水井干枯3.11万眼,泉水断流1.00万处,饮水困难人数131.22万人,估算经济损失约402.27亿元。

四是阳泉、长治矿区地质环境动态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的初步验收。主要工作量包括:矿山地质环境调查2250 km2,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解译300 km2,阳泉、长治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数据库建设。该项成果通过对调查数据资料的全面统计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成果集成,评价了阳泉、长治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对策建议。

五是重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设计》被省厅组织的专家组评为优秀级。项目实施的重点是摸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健全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的成因、稳定性和防治对策,建立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重大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

5.技术支撑,应急响应

2011年,我中心参加了代县新高乡白峪里村小东沟山体滑坡方山县霍州煤电集团方山店坪煤矿黄土滑坡运城市夏县祁家河七泉村滑坡古交市马兰镇武家庄居委会南峪沟山体裂缝滑动原平市神源矿业有限公司采空塌陷孝义市梧西线柱濮镇三河口段黄土滑坡静乐县双路乡干连沟村地裂缝等十多起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地质灾害应急任务,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6.系统建设,科技创新

全面推进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进程,重点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各项工作成果显著。初步完成了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目前正在进行系统完善、调试。建设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及接收平台,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水温等动态信息的自动发送和接收。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了基础地理数据整理及数据库分割、转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数据和服务功能。

7.围绕中心,全面服务

按季度及时上报了山西省2011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趋势预测报告。开展了矿业权价款地质找矿和全省抗旱打井项目的监理任务。启动太原西山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建设项目,并完成示范区建设的前期调研工作。参加《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02020年)》讨论、修改工作。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长安大学的专家、教授对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各市、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矿产勘查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300多人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为晋城市国土资源局260多名地质灾害管理人员进行了业务管理知识培训。开展了“4.22地球日 5.12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

 

(二)加强内部管理,着力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1.加强行政管理,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以省厅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实施目标责任管理,细化了各科室的目标责任,并在年度考核中予以落实。加强保密管理,开展了资料保密自检活动,保密水平有所提高。信息上报工作井然有序,全年上报各类信息30多篇。积极争取省厅和财政厅支持,完成中心综合办公危楼的拆除改造工作,暂时缓解了我中心职工的办公问题;更换供热和下水管道,解决了一号家属楼多年来困扰职工住户暖气不热及下水渗漏的老大难问题。

2加强经济管理,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有效执行预算管理措施,基本做到了地调、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的技术与经济统筹协调、收入与支出统筹协调、工作任务与预算执行统筹协调,预算执行与工作进度相匹配。密切配合省财政厅和省审计厅对我中心近三年的财务工作实施了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及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通过检查和审计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工作。

3.加强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单位发展实力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机构建实取得突破性进展,王君省长、李小鹏常务副省长已在增加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1名、增加10个编制的报告上做了批示。加强中心中层干部建设,调整了3个科室的领导干部。成功公开招聘了3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走在了全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前列。

4.规范实物资产管理,努力做到物尽其用

在做好政府采购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采购工作的公开透明,开始推进实物资产标识。进一步规范报废资产交回及处置程序,建立废旧设备交回制度,完善处置程序。

(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再获文明和谐单位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在推进学习型、廉政型、务实型、效能型党组织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派10人参加了省厅组织的红歌合唱队;制作专题专栏两版,广大职工踊跃投稿热情讴歌我党辉煌历程、尽情抒发对党的无限忠诚、畅酣表达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实地学习右玉精神、接受传统教育并组织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干部群众积极献爱心,为退休生病、生活困难职工捐款、捐物。

继续申报省直文明和谐单位,顺利通过省直工委的复查验收,连续两年获得文明和谐单位荣誉称号。创先争优、全面争创成效明显,省直工委授予中心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授予陈亮同志 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2011年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2011年我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了总体部署和部门协作,在数据集成方面也取得了较好进展,但总体情况仍不尽人意,离我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目标还有差距。

二是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思路有待进一步明晰。监测预警示范区的建设运行是提升我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学研究不够深入,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示范区建设的技术路线和目标成果。

三是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信息与成果服务,以及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提供决策支持等,是提高我中心服务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成果,但由于对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数据信息和成果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不深,在决策支撑、社会服务等方面没能很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中心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高,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承担各项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但是人才队伍规模、结构与新时期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任务还不够适应,离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不足,干部队伍创新能力不足;地质灾害应急人才队伍亟待加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

二、面临形势

我省正处于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快速推进阶段,城镇的快速扩张、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进一步加大,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对气候异常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保障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2012年,我中心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政策为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2011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201179月,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加强国土资源工作所做的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土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也对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划和专项工程实施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相继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正在逐步落实。《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及《山西省废弃矿井防治规划》、《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012年要启动实施。全国、全省性专项规划的落实和专项工程的实施为山西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和项目保证,为其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中心应充分把握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力争取得新突破。

(三)新时期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管理对中心做好技术支撑与服务提出了新任务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提出了数量一质量一生态资源一资产一资本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思路。徐绍史部长在关于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着力解决项目从哪儿来、成果提供给谁用的问题,汪民副部长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着力抓好项目怎么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三个环节,李建功厅长在全省国土资源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地环管理要有新局面,不断提高地灾防治能力,加大地质环境治理力度的目标任务,为我中心在新时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支撑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部、局、厅领导的批示和讲话精神,迫切需要我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业务建设,努力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扎实做好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服务。

(四)省地质灾害应急机构成立为中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挂牌我中心,为中心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中心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与支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省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地质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预案编制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应急技术体系建设、应急装备能力建设、应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大力加强。

三、2012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厅中心任务,按照中心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协调推进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深化人才队伍结构和预算结构调整,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实现中心各项工作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深化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完善地质环境信息系统,扎实推进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提升技术支撑与服务能力。

2012年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如下:

1.经济工作目标

完成货币工作量1200万元以上。

中心预算综合执行率不低于85 %

设备计划采购率100%,设备完好率大于90%

劳动工资计划完成100%

完成结题项目竣工决算9项。

2.技术业务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11项公益性地质项目年度工作任务,实物工作量完成率100%

提交地质项目成果报告8项,优良率100%;完成项目设计审查4项,优良率100%;外协成果验收率70%以上;结题地质项目资料归档率100%

完成年度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巡查任务。

及时通过有关媒体发布3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发表第一作者核心期刊论文3篇以上。

力争举办地质环境监测试验基地建设研讨会1次。

3.行政管理工作目标

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职工聘用合同签订工作。

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

上报政务信息不低于50次。

物业管理水电等费用回收率不低于95%

继续开展保密抽查检查,提高中心保密工作水平。

重大责任事故率为零,一般事故率小于2%

4.基建工作目标

完成电表入户工程。

积极筹措资金对院内小二楼进行维修改造。

5.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

保持省直文明和谐单位称号。

保持省厅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保持园林绿化单位称号。

保持治安先进单位称号。

6.社会服务目标

做好山西省地质环境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更新工作,及时发布地质环境监测信息。

通过有关媒体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遇突发灾害要加密预报次数。

(三)重点工作任务

1.协调推进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树立全局观念,协调推进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现监测与应急工作的有机融合。

在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山西省地裂缝地面沉降监测》、《山西省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兴县、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省级公益性《山西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山西省重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项目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崩滑流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优化完善地下水、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精神为指导,全面梳理省级应急技术指导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展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临界降雨阈值、监测预警方法及成灾模式研究,更新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进一步提升我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精度。系统总结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汇总编制《地质灾害应急大事记》。加强与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机构的组织、协调和联系,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巡查技术支撑,完成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任务,为政府管理部门做好技术支撑服务。

2.强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地质环境信息平台迈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以往矿山地质环境工作所掌握的基础数据资料和监测预警数据资料等整理入库,力争年内实现试运行,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实施矿山恢复治理提供系统的基础资料,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增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数据库、全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监测数据等内容;力争年内完成数据库的更新工作。

《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要依托《山西省重要经济区地下水监测建网勘查》项目成果,力争年内实现80个以上监测孔的自动监测和监测数据的自动接收,将积累的全省地下水监测动态资料整理入库。

3.做好地质环境监测示范,提升技术引领能力

以提高我省地质环境管理水平和提升我中心技术引领能力为目标,一是继续抓好《大同盆地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示范》工作,从土地利用、地下水、地质灾害、水土地质环境、生态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等专业监测工作中,筛选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测指标,并实施监测,总结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国土资源综合监测技术规程规范体系,为推进全国国土资源综合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示范;二是加强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合作,力争《太原西山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项目落地,通过项目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认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4.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建立适应业务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积极落实领导批示,力争扩大编制,采取公开招聘形式接受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专业技术力量。深入推进给压力挑担子工程,按照建设领军人才、项目负责人、业务骨干三级人才梯队的目标,以地调项目、科研项目、监测示范项目为平台,重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年轻的业务骨干,充实到项目组关键岗位。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野外一线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创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地质环境监测成果的水平。

5.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以提高执行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抓手,全面提高管理效能。一是健全完善中心管理流程,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经济管理,统筹公益性地调、科研项目预算,切实保证项目运行需求及经费使用安全。修改完善《中心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全面覆盖。三是进一步落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探索与技术业务质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深化和完善质量管理流程设计,强化技术业务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推动项目质量管理上新台阶。四是探索我中心、市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新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是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更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学习是每一个职工增强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全体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自学、业务培训等形式学习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完成好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这项服务民生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目标责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为契机,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可覆盖、能衡量的绩效考评体系,达到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促进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深化目标管理,制定目标责任表,明晰职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目标考核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项目管理新思路,修改完善《地质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依。三是重点抓好制度的落实和检查,要强化制度意识、责任意识,科学量化制定配套的奖惩措施,提高制度执行效率。

(三)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项目怎么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的指示精神,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来促进中心业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加强计划指导。制定年度地质项目工作执行计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进度,科学安排全年业务工作。二是加强部门合作。在项目立项、设计和执行环节统筹协调中心人、财、物资源,加强科室间的沟通与协作,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执行能力。三是加强项目外协管理。把好外协项目设计和成果质量关。四是加强项目质量管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质量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推行项目执行情况定期公示制度,完善周一例会制度。加强项目野外检查和项目质量中期评估,提升项目运行质量。

(四)加强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将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管理创新、作风建设、文明创建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文体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红色基地实地学习活动,为中心发展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同志们,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是关键的一年,让我们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稳中求进,扎实工作,为开创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